而地下有南北向城際型地鐵位於傳統鐵路的下方縱貫城市,此條城際型地鐵還從本城市分歧出另一條也是城際型地鐵,東西向則有5條都會型地鐵橫貫城市。
本城市共有11種運輸系統,此次將以各運輸系統車站為中心,檢視與市內公車路線的連接。由於很多運輸系統車站共站,並且車站分布呈現棋盤式的風格,所以只需直線縱橫排列即可,相對簡單。
1.市內公車:以市內公車車站為中心,檢視市內公車的連接?其實這是指每個公車站牌都能有任何的運輸路線連接到其它的公車站牌而不用轉乘,沒有的話就設市內公車路線來完成。不過城市對外的交通流量比較多,一般只考慮對外連絡車站的連接即可,城市內部的交通流量就讓它透過轉乘來完成,所以在此可以略過。
2.傳統鐵路:做為第一個對外連絡車站,城市開設6條平行路線來連接傳統鐵路火車站到市中心區站牌。路線03延伸到隔壁城市的快捷公車站(編號7)而兼具接駁路線功能,路線04本身因包含到輕軌電車站而兼具接駁路線功能,路線05、06因延伸到輕軌電車站(編號5、6)也兼具接駁路線功能。
01:44 平行路線02
03:03 平行路線03
05:16 平行路線04
07:36 平行路線05
09:08 平行路線06
3.地區公車:除了傳統鐵路火車站可做對外連絡車站,地區公車轉運站(編號ㄅ)也可做為對外連絡車站。檢視既有連接ㄅ轉運站的市內公車路線(黑色部分),還需再開設1條中心路線來連接ㄅ轉運站到市中心區站牌,這條路線往北延伸到邊界區,往南延伸到輕軌電車站(編號6)而兼具接駁路線功能。
4.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屬於高速公路系統,利用3個閘道來接上高架快速道路,轉運站設在傳統鐵路火車站(與之共站),因此與傳統鐵路火車站的連接一樣,就無需另設新路線了。
5.運河:河道及碼頭設在西邊隔壁城市(畫面左上部分)那側,但運河碼頭與傳統鐵路火車站共站,本城市仍可利用到運河,與市內公車的連接比照傳統鐵路火車站。
6.磁浮列車:在本城市未設站,只是路過而已。不過不排除未來設站的可能。
7.地鐵:1條南北向的城際型地鐵,及分歧出的另一條城際型地鐵,其車站與ㄅ轉運站共站,所以只考慮ㄅ轉運站的連接即可。5條東西向的都會型地鐵從西邊隔壁城市(畫面左上部分)延伸過來快佔滿本城市,本身就是另一個對外連絡車站的接駁路線(用地鐵接駁),幾乎所有的公車站牌就是地鐵站,不是地鐵站的公車站牌(編號A、B)也已經有既有市內公車路線到達地鐵站(紅、綠色部分),不用開設新路線。
8.鋼輪捷運:只在本城市設一高架捷運站,與傳統鐵路火車站共站,只需跟傳統鐵路火車站一樣的連接即可。
9.輕軌電車:南北向的輕軌電車路線,有5個電車站(編號1~5)位在本城市,位在南邊隔壁城市(畫面左下部分)編號6的電車站視為本城市電車路段的延伸,因此接駁該站的接駁路線也歸屬本城市管轄。6個電車站的接駁路線,扣掉既有的重疊部分(黑色的市內公車路線、黑白相間的地鐵路線),再開設3條新路線。
01:17 接駁路線62A
03:06 接駁路線62B
10.無軌電車:與快捷公車一起檢視。
11.快捷公車:無軌電車在城市北面設站(編號8~11)、快捷公車在城市南面設站(編號12~13),兩個運輸系統分管城市北面和南面。扣掉既有的重疊部分(黑色的市內公車路線、黑白相間的地鐵路線),再開設5條新接駁路線,不過這些路線都不歸屬本城市管轄,而且有些是延伸路線、有些是合併路線,有些也不只是單純的接駁功能而已。
01:13 接駁路線61(隸屬隔壁城市1)
03:30 平行路線06(隸屬隔壁城市2)
05:44 中心路線23ㄅ(隸屬隔壁城市2)
08:07 接駁路線62(隸屬隔壁城市2)